福佳二十年
FUJIA
twenty years
2025-08-13
商场日常运营中,个体工商户(俗称“个体户”)是重要的租户群体。了解一些关于个体工商户的基本法律知识,能帮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更规范、更有效地沟通和管理,规避潜在风险。
一、个体工商户 ≠ 公司
1. 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4条规定,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
2. 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而个体工商户就是“自然人”章下的特殊主体。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理解与适用》关于个体工商户的概念解读,个体工商户本质上是依法经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属于自然人的一种特殊形式。
3. 责任承担:(1)债务承担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6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2)诉讼主体资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59条规定,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为当事人。有字号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同时注明该字号经营者的基本信息。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登记的经营者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
4. 与公司的区别:个体工商户不具备法人资格,这是其与公司的本质区别。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独立承担责任。个体工商户经营中产生的债务,无论合同签约主体是字号还是个人,最终均需由经营者(或其家庭)以全部财产清偿,字号本身无独立责任能力。举例来说,如果个体户因经营不善拖欠租金、违约金或者赔偿金,经营者需用其个人(或家庭)的全部财产,如存款、房产、车辆等,而非仅以店铺资产或经营所得来偿还。相比之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通常仅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即“有限责任”),其个人财产原则上受到保护(除非存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如人格混同)。
二、与个体工商户签约的风险提示
1.签约前:信用评估
在招商引进或续约评估个体户时,除了着重考察其经营能力外,也要高度关注经营者个人的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因为最终责任由个人承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经营者,违约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会给商场带来租金拖欠、合同违约等一系列问题。可通过查询征信报告、了解其过往商业合作信誉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2.签约时:合同主体选择
(1)新签/小规模个体户:可考虑直接以经营者个人名义签约,由经营者个人签字确认并按手印。此方式责任主体明确,若其违约,商场可直接要求经营者以个人全部财产承担责任(包括其个人储蓄、房产等非经营资产),保障程度较高。如后续涉及诉讼时,无需额外明确字号与经营者的关系,也无需考虑是否存在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情形,可直接将经营者列为当事人,维权程序相对简单。
(2)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可以以字号名义签约,但须要求经营者本人签订连带责任承诺书。因为若仅以字号签订租赁合同且未签订连带责任承诺书,后续一旦发生经营者变更(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未通知我司)或实际经营者与登记经营者不符等情况,在诉讼追偿时可能面临需先证明责任主体归属的问题,增加维权成本和难度,导致追责困难。
(3)签字要点强调:签订合同时,必须确保由该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本人亲自签字。如果经营者委托他人代签,必须提供经营者本人签署的、清晰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并仔细核实受托人身份信息。否则,合同效力可能产生争议,影响商场权益保障。
3.签约后:证据留存
与个体户的所有重要沟通、通知(尤其是涉及违约、费用催缴、安全整改等),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如邮件、正式函件、签字确认的通知单等)并做好存档。口头沟通达成的重要事项,建议及时补充书面确认。这是因为在可能出现的纠纷中,书面证据是维护商场合法权益的关键,能够清晰界定双方权利义务和沟通情况,避免因证据缺失导致被动局面。
三、结语
个体工商户作为特殊的商事主体,其责任最终由经营者个人(或家庭)承担。在与个体工商户合作过程中,准确识别责任主体、规范签约流程、强化证据意识,是有效管控法律风险、保障商场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